Lw725

从信贷数据看民营小微融资扩量提质

时间:2022-12-05 09:03: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7606   

从信贷数据看民营小微融资扩量提质

大型国有银行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已超额完成1.6万亿元的年度增量目标;前10个月,全国普惠性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利率为5.28%,比2021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近期数据显示,对民营企业、小微市场主体的金融帮扶继续实现“增量、扩容、降价”。

随着前期政策的加速实施,以及后续更多“含金量”较高的政策陆续出台,民营小微企业有望在延期还本付息、融资扩张、降价提质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将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努力精准定向帮助市场主体。

“如果没有建行的帮助,我们早就把‘旺铺转账’的纸条贴出来了。现在客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房租和工资发放都没有问题,真的帮我们解决了‘头等大事’!”广东佛山“你好漂亮”理发店的老板周明春说。“商铺租金2万,员工工资8万,加上水电物业等费用,每月固定支出超过10万。”

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面临着与周明春类似的困难,迫切需要银行的支持来解决资金问题。“民营、小微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但这类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更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

当地建行了解到周明春的困境后,向他推荐了“好贷”的普惠金融产品,可以由政府融资担保基金担保,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申请的第二天,建行就把250万元‘好贷’打到我们账户上了。十多名员工的工资已经结清,店铺可以继续经营了。”周春华说。

银行快速跟进服务,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在宏观审慎考核中,央行分阶段增加了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等相关考核指标,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银监会多次强调要在包括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发力,要求金融机构在市场化原则下主动提供贷款和信贷服务。

“真金白银”越早到位,企业就越有生机和活力。数据显示,针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政策加速落地。

从总量上看,截至10月末,我国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1个百分点。截至三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8.7%,远高于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从成本来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小微企业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为5.28%,比2021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年化利率也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民营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锋表示,银行业积极实施对接差别化监管考核、定向货币支持工具、财政贴息、降低担保费率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

综合政策增量工具继续落地

资本“活水”加快直达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不是一时之举。

几天前,央行宣布全面下调RRR 0.25个百分点,释放约5000亿元长期资金,增加了信贷供应总量的稳定性。

在“增量”的基础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也将获得更精准的金融资源“滴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召开全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时,再次要求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按照市场化原则延期还本付息,主动为实体经济降费让利。

交易商协会宣布继续推广和扩大“第二支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国家发改委也已发文,明确提出将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

财政资助在“加大力度”的同时,企业也要“松口气”。央行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贷款,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澳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任涛表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强调了稳、准、结合的特点,传递了稳增长、稳宏观的明确信号。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现金流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为后续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融服务的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在解决了“是否”的基础上,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进一步探索普惠服务是否“好”。

利用大数据精准捕捉企业深层次的金融需求;减少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增加信用贷款;针对持续的融资需求,推广续贷、循环贷款等产品,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越来越多的银行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挖掘内外部信息资源,开发民营小微企业专属金融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实际上,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因为‘两高两缺’,即风控成本高、服务成本高、缺少抵押物、缺少政策支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银行应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进行精准画像,创新信用评估方式,完善风险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民间小额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应继续完善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机制和银行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产业数字金融,提高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同时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民营小微企业的活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