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8:27:10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7196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余家钢铁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逾2000亿元。全行业已有31家长流程企业与5家短流程企业成功创建了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近日表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好。
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重任在肩。
从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来看,2020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国工业源中的对应占比分别为22.3%、12.1%、16.4%。
从碳排放现状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从能源消耗现状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高,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渐降低,正在全面促进节能降碳。
近日,以“极致能效、减污降碳”为主题的2023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在北京举办。“钢铁业的任务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是转型的方向,但绿色低碳不是行业的某一项重要工作,而是覆盖全领域、贯穿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何文波强调。
当前,钢铁业正在实施的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均体现了绿色低碳主题。产能置换是在优化钢铁全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流程布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现钢铁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而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本身就是针对绿色低碳的目标。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生产流程长、排污节点众多、排放工况差异大、污染因子种类多等特征。我国钢铁行业通过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差异化环保管控和精细化环保管理,大气治理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270余家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62家钢铁企业3.14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5家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已基本低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为钢铁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助力。”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以数据说话:相较没达到超低排放的钢企,达到超低排放的钢企利润率高出至少1个百分点。
总结前10年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转型的经验,可以归纳为“扶优汰劣”四个字,这个政策将会持续下去。刘炳江说,目前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变相新增产能风险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且供需平衡矛盾突出,企业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分化加剧。我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绿色高质量转型任务依然艰巨。全行业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改革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强化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决心,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企业规范化运营管理;强化减污降碳共性技术示范应用。
着力实现极致能效
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是钢铁行业目前减碳的优先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视钢铁等重点行业的节能与绿色低碳转型,始终坚持节能优先,把节能提效作为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降碳举措,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钢铁业各主体工序达到能效标杆值的比例,距‘2025年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政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指出,2022年,由于钢铁需求下降、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所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同比略有增长。而从现阶段看,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大,能源消费结构偏煤,面临的能源转型压力比其他行业更大。
2022年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极致能效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中钢协开展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工作,将力争实现2023年0.8亿吨至1.0亿吨、2024年1.5亿吨至2.0亿吨、2025年2.0亿吨至3.0亿吨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的水平。
首钢股份迁钢公司、京唐公司等21家钢企首批入选“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我们把构建极致能效运行体系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性抓手。”首钢股份总经理刘建辉表示,今年6月25日,首钢股份极致能效提升项目启动会举办,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合作,将围绕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系统节能四个方向,形成《能效标杆培育行动方案》和《能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把首钢股份公司打造成为国内第一批全流程能效标杆示范企业。
丁志军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落实《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在钢铁行业节能和能效提升方面,着重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目录,推进技术节能;二是以加强能效对标达标为关键,持续开展能效“领跑者”企业和绿色工厂建设,推进管理节能;三是以用能清洁低碳转型为导向,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提升工业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结构节能。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
钢铁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钢铁业能源结构高碳化,而且具有产量大、企业数量多、碳排放机理复杂等特征。根据行业总体判断,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先后要经历达峰、降碳、脱碳、中和四个阶段。
河钢集团勇做“弄潮儿”,推动能源结构变革。今年5月,全球首例120万吨焦炉煤气零重整“氢冶金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在河钢张宣科技实现稳定生产,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程首次采用以焦炉煤气为还原气体的高压竖炉零重整氢冶金技术,工艺气体中氢碳比高达8∶1以上。与同等规模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相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80万吨,减排比例达70%。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氢冶金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国钢铁史乃至世界钢铁史上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引领钢铁行业迈入“以氢代煤”冶炼“绿钢”的时代。
据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介绍,河钢集团氢冶金将不断走深走实,项目二期通过发挥张家口风电及光伏制氢优势,将开发60万吨绿氢氢冶金项目,实现全流程的低碳绿色钢铁制造。河钢集团将在唐山建设年产2×130万吨的氢冶金项目,到“十四五”时期末将形成年产380万吨的清洁炼钢原料的氢冶金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仍处于低碳发展初级阶段。不同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同,其降碳空间和碳减排成本也存在较大差距。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处处长熊哲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付出艰苦努力。希望广大钢铁企业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时代潮流,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双碳”战略决策密切结合,切实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履行好社会责任,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实现新的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