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725

大梁不能少,越野没烦恼

时间:2024-09-14 17:26:42   来源:易车网   阅读量:10332   

车企传播,越来越不讲武德。

半个月前,深蓝G318上市。方程豹官方撩架:“别硬来,只有深谙此道,才能青出于蓝。”

其中“深”和“蓝”二字,近乎指名道姓。

吓死人的“火药味”,仿佛品牌大战一触即发。

到底是炒作也好,争吵也罢,硬派越野SUV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在以往的市场认知中基本已成“定论”。此次,没有大梁的深蓝G318做出“违背祖先”的决定,难免会引起热议。

问题是,对于硬派越野SUV,大梁到底是不是必须?

木头梁,要不要?

带大梁的车,业内称为非承载式车身。

不带大梁的车,业内称为承载式车身。

一字之差,结构布局有着巨大差异。

非承载式车身有梯形梁作为车架,承担全车重量,因此车身本身并不需承担太多力。此时,车身更像是扣在底盘上的壳子,即便没有车身存在,车辆依然具备行驶属性。

反观承载式车身,没有梯形梁,车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支架,发动机、变速箱、悬挂、传动系统等等零部件都安装固定其上。缺了车身,整辆车就会散落一地,不能行驶。

从发明时间先后来看,非承载式车身似乎更久远,而承载式车身更年轻。于是,在不少用户眼里,后者是前者的更替,事实果真如此吗?

非要较真的话,汽车行业的第一根大梁,要追究到造车祖师爷那会儿。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获得了以汽油机三轮车专利,车身沿用三轮马车传统的木制结构,特点就是中间有大梁。

木质大梁也是梁,但强度肯定低。

并且与汽油发动机放在一起,极易被点燃,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直到钢铁材料发展,非承载式车身才出现。

第一个使用非承载式钢结构车身的,就是缔造神话的福特T型车。

1908年,第一台带有钢制大梁的T型车下线,从此之后,福特就不再使用木板,改用铁来制造车架。

到了1913年,福特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让T型车销量突破1500万辆,有大梁的非承载式车也就成了那个年代结构设计的主流。

然而,福特T型车的用户发现,乘坐舒适性实在不敢恭维,而且车身笨重,操控不灵活,还特别费油。

更舒适、更省油、更易操控,就成了那个年代汽车工程师的追求。

1925年,在破旧的厂房中,一位名叫文森卓·兰西亚的工程师通过钢板冲压焊接,造出了首台承载式车身。将车身和车架合二为一,虽然强度可能不及带大梁的车型,但轻量化方面大有提高。

取消了大梁,让座舱的空间增大,“得房率”几乎翻倍,于是承载式车身开始风靡。

有大梁,反而不安全?

所有的车,都想又舒适、又结实、又宽敞、又安全。

但由于材料强度和焊接技术的限制,卡车、大巴一类的商用车,依旧坚持有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轿车、SUV等乘用车,则投向了承载式车身的怀抱。

不过,在乘用车领域,依旧有一个倔强的分支,它就是硬派越野SUV。

在崎岖路面,悬架对车身的冲击力很大,普通的承载式车身很可能因为强度不够,导致螺栓、焊接等连接部位断裂,于是通常大梁成为硬派越野标配。

有大梁还便于野外维修和陷车脱困。

得益于车身、底盘可以分离的设计,维修时,可以直接将车身吊起,很便利。荒郊野外,没有很好的维修条件,这种设计也方便太多。

如果遇到陷车,需要拖拽或被拖拽,承载式车身很容易受力过于集中,甚至拉掉防撞梁。但非承载式车身就要坚固很多,甚至可以将绞盘直接装在车头/车尾的大梁上,依靠周边的树木/石头,自行拖拽脱困。

但是,如前文所讲,大梁有大梁的烦恼。

如果说,硬派越野SUV对非承载式车身带来的空间利用率低、燃油经济性差、操控不佳等问题还能忍一忍,那么安全性方面的天生缺陷则让消费者无法忍受。

在长久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搭载非承载式车身的车辆,在事故中乘客受伤或死亡的概率更高。

美国IIHS碰撞测试机构公布了2001-2004年事故死亡率最高的7款车型,全部为非承载式车身。

这种车身结构太强,几乎没有溃缩吸能的设计,导致撞击时,能量都传递给了车内乘客,乘客受伤概率增加。

反观承载式车身,优势明显,例如轻量化、经济性、操控性等等,它更像是非承载式车身的互补。

从工艺技术发展的角度,上世纪20-30年代,承载式车身设计复杂,对车身材料强度和制造工艺要求高,没有计算机、工程软件的辅助,因此在发明之后的十年一直无人问津。

直到1934年,雪铁龙推出第一款采用承载式车身的车型Traction Avant,相比同时代的其他车型,这款车重心下降且更为舒适、省油,于是通用、克莱斯勒等一众大厂纷纷效仿。

不过,让承载式车身真正流行的,还是油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从之前的3美元/桶涨至13美元/桶,欧美汽车用户的用车成本大幅提升。

汽车生产厂商为了追求极致的低油耗,降低车身重量,其中,大梁就被顺理成章地“优化”掉了。

接着,用户们就发现,取消大梁,对车身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反而舒适性、经济性、操控性等巨大提升,于是,承载式车身在乘用车市场成了主流。

这世间的「越野」,并不相同?

回到当下,目前硬派越野市场,进口诸如牧马人、大G、陆地巡洋舰;国产诸如坦克300、方程豹豹5,无一例外,都采用有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设计。

后起之秀,深蓝G318能凭一己之力,能让市场改弦更张吗?不太可能,更大的可能是为其定义的「轻度硬派越野」领域造势。

先看方程豹豹5,从产品定义层面,遵循“硬派越野SUV”的传统设计思路。包括非承载式车身,前后桥差速锁等配置,充分提供机械结构优势,在极端路况、脱困自救的情况下发挥更大作用。

并且,方程豹豹5是纯粹的PHEV插电混动架构,发动机与车轮带有直驱模式。在需要长时间大动力输出时,动力系统稳定性更好。

再看深蓝G318,轻度硬派越野SUV的定义,本身和方程豹豹5、坦克300等车型不属于同一细分赛道。并且深蓝G318仅支持电动四驱,增程器与车轮没有直驱模式。

虽然也具备较强的动力储备性能,但在恶劣路况,电驱很难提供超过10秒的峰值扭矩输出,考虑到电池、电机、电路的承受能力,系统会限制功率输出,这对在野外爬坡正酣的硬派越野来说非常危险。

所以,既然不适合长期、重度越野工况使用,深蓝G318在大梁上做减法,在舒适、操控、经济、性能等领域做加法,也算是一种理性的产品设计行为。

讲得更直白一点,方程豹豹5、坦克300这种硬派越野车的潜在用户,不会考虑深蓝G318,而选择深蓝G318的消费者,也没有重度硬派越野的需求。

因此,开篇两个品牌间的争执,在笔者看来,更像是一场互相炒作。

结语

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在非承载式与承载式车身之间,也发展出了多种车身结构,例如半承载、副车架、三明治等等。

不同的结构对应不同的车型特点,都为了更好呈现设计师对于车型的定义,并满足细分领域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伴随材料科技的进步,大梁有一天会成为历史,但不是现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