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9 12:12:01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0792
无人驾驶的智能农机“驰骋”在田野,自动播种、施肥、收割;轻轻点击屏幕,即使人不在田地也可为蔬菜浇水施肥……科技与农业融合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图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企业比以往获得更多关注。全国两会召开以来,多位代表委员对农业企业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也不例外,其中农业企业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院)长王娟玲代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逐步成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农业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幼萍代表表示,农业领域相关科研成果很大部分要依靠农业企业来完成实践,而农业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能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优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委员今年迎来了他的第31个履职年,作为一名老农人,刘永好认为,在农业强国的大战略中,应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构建、关键资源配置、数字化赋能等多个维度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世界级农业强企。
“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产业是基础,企业要有所作为。”刘永好说。
农业企业科技“含金量”有待提升
尽管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但王娟玲坦言,就目前来看,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她解释,农业是一个先天弱势的特殊产业,一是自然风险大、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二是市场波动大,生产主体分散,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效益;三是公益性强,盈利能力弱,大多数农业企业靠自身的力量培育科研人才团队比较困难,短期内难以形成创新能力。
王娟玲回忆,2021年她在申报某计划项目时,按照申报要求,项目设置的5个课题中,必须由农业企业牵头承担2个课题,同时要求课题负责人必须是企业自有的、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
“当时,项目涉及10家单位,布局于4个省市,竟然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企业,后来了解到,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很普遍。”在感到意外的同时,王娟玲觉得很担忧,“农业企业中有研发能力和团队的少,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更少,这既是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农业企业目前存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
作为一家农业企业的负责人,张幼萍认为,农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不少困难和瓶颈,首先涉农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各企业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不少农业企业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在科研创新能力上与专业的农业科研机构尚有很大差距。”张幼萍说。除此以外,张幼萍还认为,目前农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力量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搞科研。
“另外,目前还存在科技型人才少的问题。现在公司员工年龄普遍偏大,基本在50岁左右,年轻人占比不足20%。”张幼萍坦言。
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需紧密结合
那么,农业企业该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担当起乡村振兴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刘永好带来了“关于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实施中发挥企业作用”的提案。刘永好建议,要开展从科技研究到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开展“研产结对”计划,将科研资源阶段性地匹配到企业运行体系中。
在张幼萍看来,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短板就是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创新,品种、种植模式的科技创新和加工、流通的科技创新都是涉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张幼萍所在的公司与湖北当地农科院、中科院、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加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我们在为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所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中花21—25’做中试示范过程中,不仅能检验新品种的优良性,还为新品种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为涉农主体和农户带来更好的收益。”张幼萍说。
在农业领域工作多年,王娟玲表示,加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需要改革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和机制。她建议,可以以项目为纽带,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的联系,逐步培养研发思路,提升科研素质。同时,科研机构、高校可以派科研人员或教师到企业一线,了解产业和市场,促进成果快速转化落地。
“通过项目实施,将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有利于引导和带动农业企业快速成长,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王娟玲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